【来源:福建卫生报】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是哪几位?举手回答!”

“扁鹊!”“华佗!”“李时珍!”
“涨潮,打一中药名,是什么?谁知道?”

“选A,胖大海!”
……
12月6日,一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走进了百年老校——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走近该校三年级年段的孩子们。
在学校的百年香樟树下,近百名孩子端坐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各个争做岐黄小少年,沉浸在热烈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中。
同时,本次活动也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与《福建卫生报》社联合举办的2024年中医妈妈班品牌线下活动。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副校长陈嘉琳主持活动
寓教于乐!
中医师进校园传承岐黄薪火
“大家所知道的中医是什么?每次看病时,医生是不是让大家舌头伸出来看看?这是中医看病的方法之一。”
“大家对中药的第一印象是不是黑黑的一碗汤药?实际上,像大家在大自然看到的生姜、蒲公英、蝉蜕等都可以是中药。”
活动现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卢小露先从孩子们平时可感知到的中医、中药入手,慢慢地带孩子们进入中医药的世界。随后,她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引入,借助图文并茂的互动展板,将中医的四大名著、我国古代四大名医的知识讲解得有趣、生动。
在讲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时,卢医生还手把手教孩子们把手指分别搭在手腕的寸、关、尺脉位置,感受脉象的浮、沉、迟、数。
只见孩子们切按脉搏,感知到脉象时,感到既兴奋又神奇。
活动现场,医生还把中药房“搬进”校园,让孩子们动手体验用药碾研磨中药,用戥秤称中药。同时,通过中药猜谜游戏,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在互动中了解常用中药及其功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黄承武医生则带着孩子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体育课”。在他的带教下,孩子们整齐划一地练习“五禽戏”中的“鸟戏”,感受中国传统导引术的养生之道。
新内涵!
球盟会app入口
“中医妈妈班”走近学生
主动参与教联体工作
虽然活动仅短短一个小时,但医生们将中医、中药、中医养生功法等中医药治病、防病的多种办法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孩子们对中医药有更具象、更丰富、更深刻的认知。

从2018年开始,中医妈妈班活动已开展六年,每年举办线下精彩纷呈的中医药科普知识活动及线上直播活动。
12月6日这场活动作为今年(2024年)中医妈妈班的“收官活动”,具有新的内涵,第一次走近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部等17部门联手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中,与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这所有着170多年校史的学校,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一同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本次活动将中医药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中,意义非凡。正如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张晶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的:“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中医药,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有意义,有助于启迪孩子们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张晶晶接受记者采访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来源:福建卫生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